
國立南科國際實驗高級中學
國立南科國際實驗高級中學校區東側為綠油油的農田,建築師讓建築輕觸大地,銜接科技與農田、未來與過去,讓校園成為一個生機盎然和教育學習的場所。高中部共有教學大樓、圖資中心、宿舍以及一個供全校使用的體育館和3 0 0公尺的大操場。為了配置眾多的建築群體,並考量既有一期工程所設定的校園入口與動線,本期便以西拉雅大道為基本軸(南側道路),以透過轉向配置形成校園的核心與視覺焦點,而開放空間也因建築量體的圍塑,創造出大小不等且豐富變化的開放空間。全校區為梯形基地與正北約成22度角,為了避免教室東西曬問題,以有機建築配置方式讓大部份校舍成「西南-東北軸向」,從入口穿堂經過中庭穿越至半開放庭園,再延伸至東側大片農田,營造恬靜的田園風光景緻。而南側之運動場,除可供園區民眾活動外,亦可減低西拉雅大道車流噪音對教學校舍之影響。建築資料綠建築標章:鑽石級(2007年更新版)建築用途:學校教室設計單位:劉木賢建築師事務所業主:國立南科國際實驗高級中學營造廠:鈺通營造(一期工程)、昭雄營造(二期工程)座落位置:台南市新市區大順六路GPS座標:23.10696, 120.29284構造:鋼筋混凝土構造樓層數:地上4層、地下1層基地面積:47542 m2建築面積:7727.73 m2總樓地板面積:26070.99 m2建蔽率:21.94 %容積率:68.58%綠建築等級:鑽石級生物多樣性指標本案基地面積4 . 7公頃, 總綠地面積佔4 0 %以上, 校園內具有良好連貫性線網系統。基地北邊有滯洪池,南邊為西拉雅林蔭大道,全校規畫以學術大道串連南北地景,並作為高中校區與國中校區的界定,校園主入口廣場結合「圖資館」和景觀生態池,成為視覺景觀的焦點。水池運用了長度達1 0 5 m的多孔隙疊石之生態溪流,在岸邊種植水生植物及混種喬灌木。全校喬木類約4 2種、灌木約6 4種, 多樣性植物佔7 4 %, 可增加生物及植物中相互影響機會,形成緊密穩固的生態食物鏈關係,分別扮演草食者、掠食者、清道夫等角色。綠化量指標在規劃設計上,以混合密林、灌木草原與生態複層等濃縮自然理念設計, 廣植茄冬、台灣欒樹、樺木、鳥臼、苦棟、台灣欒樹、雨豆樹、紅花鐵刀木、阿勃勒、鳳凰木、黃連木、洋紅風齡木、美人樹、山欖、相思樹等喬木,配合灌木花草、水生植物等植栽,形成豐富的生物鏈。全校區1 + 2期的綠化C O 2固定總量預估為1 5 3 6 6噸, 可達台灣綠建築標準值1 . 4倍, 有效平衡C O 2排放量, 加上校園綠化良好, 中庭環境的空氣溫度也比操場低5℃。基地保水指標本基地地表下2 m範圍內之土壤為回填土、磚屑及水泥塊及回填層。在建築物以外之開放空間,儘量以自然裸露土壤、綠草地、草溝、滲透陰井等方式設計;而廣場、停車場、人行步道則以透水性鋪面鋪設, 網球場地則運用紅土礫石具透水特性設計, 以利地下水回饋涵養, 並減少暴雨淹水之機會。日常節能指標教室及宿舍皆採東北向設計,外觀遮陽形塑亞熱帶造形語彙,屋頂探單斜版造形,四樓教室設置通風塔採誘導式通風,經實測發現可有效降溫2℃ 。體育館善用室內浮力通風特性,引底層外氣冷風於高窗排出熱氣,屋頂出挑加大遮簾,增加室內陰影面且有效阻絕直射日照機會。教室內有充足自然採光及通風,照明區分開關控制,全面採用防眩光罩及反射板及電子安定器,提高T 5螢光燈管照明效率。在每間教室屋頂設計了通氣塔,運用熱氣上昇原理,將熱氣經由格柵天花板排向通氣塔,以及可引入自然風的體育館,不依賴空調系統便可使用。減廢設計方面本工程全部預拌混凝土添加2 0 %高爐水泥,提高再生建材使用。所有校舍屋頂設備皆以懸空結構支撐與防水層分離設計, 給排水管路與電氣通信線路皆採明管設計, 可提高未來管線維護性及替換便利性。校園步道以再生水泥磚作為舖面。在空氣污染防制方面,包括清洗措施、車行路面灑水噴霧防塵、施工校舍外觀防塵罩網及防塵屏、施工範圍防塵圍籬、施作區裸露土壤防塵覆被等施工污染防護措施, 減少粒狀物飛揚污染環境。室內環境指標校舍9 0 %以上教室皆具有雙面良好自然通園,且全面探用清玻璃、防眩光隔柵設備, 室內自然探光充足,在音環境方面, 外牆、分界牆、窗、樓板性能均達標準, 在室內建材裝修方面, 所有教室地板均使用環保磨石子地磚,牆面塗刷水性環保漆料, 天花使用環保半明架礦纖天花板, 整體校舍在室內綠建材使用約高達95%。水資源指標整體校舍所有便器及各式水栓, 全面使用省水標章器具; 各棟校舍之筏基皆設計雨水貯集槽,槽體可儲藏4 7 7 2噸的水資源, 若以每日早晚2次全面噴灌來計算約需1 0 0噸的用水, 當每次颱風季或梅雨季, 可儲滿水位供1 . 5月澆灌用。這樣的設計量多於標準值6 6 . 3 5噸, 相當於2 . 5座國際標準5 0米1 0道的游泳池用水量, 運用於校園景觀嘖灌, 為學校節省一筆可觀的水費。污水垃圾改善指標所有教室均設生活陽台, 陽台內之拖布盆、污排水管及廁所污水排放,皆銜接污水處理設備後,接至園區既有地下污水管道, 以減少河川、裸露土壤污染。全校設有專用垃圾集中場與資源回收室, 配合實施垃圾分類, 具體執行資源分類回收及環境衛生,場外周圍植栽蔓藤綠美化, 達到環境改善目的。
綠建築案例介紹 / 2011-12-22
國立成功大學運璿綠建築科技大樓
國立成功大學運璿綠建築科技大樓位於成功大學的「國立成功大學運璿綠建築研究大樓」又稱「綠色魔法學校」,該棟大樓將引入最高效率的綠建築科技耐旱節水屋頂綠化系統、風力發電應用、太陽能通風設施、高效率節能照明設備、再生骨材內牆構造,匯集世界尖端綠色科技,預計達到節能4 0 %、節水3 0 %、使用綠建材8 0 %、二氧化碳減量3 0 %以及耐久1 0 0年的目標。全棟建築採用了1 3種綠建築計手法,包括5種建築本體與自然通風的軟性節能手法、2種設備減量的方法、5種設備節能技術以及再生能源等技術,可節能6 5 %,節水可達5 0 %。這棟建築平均每坪造價台幣約8 . 7萬元,與一般同規模的建築相差不多。本棟建築獲得美國綠建築評估系統L E E D最高級白金級的標章,甚至在節能、節水與創新設計三方面,均取得滿分的評價,也獲得台灣綠建築評估系統E E W H最高等級鑽石級的認定。建築資料綠建築標章:鑽石級(2007年更新版)建築用途:展覽廳、辦公室設計單位:林憲德教授+石昭永建築師事務所業主:國立成功大學營造廠:森榮營造有限公司座落位置:台南市小東路G P S座標:2 3 . 0 0 1 6 6 , 1 2 0 . 2 1 6 2 1構造:鋼筋混凝土樓層數:地上3層、地下1層基地面積:8 0 2 8 3 m 2建築面積:1 3 9 7 . 8 8 m 2總樓地板面積:4 7 9 9 . 6 7 m 2建蔽率:2 7 . 1 1 %容積率:1 1 0 . 3 8 %設計期間:2 0 0 8年4月至2 0 0 9年4月施工期間:2 0 0 9年5月至2 0 1 0年1 2月建築造價:1 6 0 , 0 0 0 , 0 0 0元綠建築等級:鑽石級生態綠化設計基地北側有一個0 . 7公頃的亞熱帶密林,基地南側臨人行道的區域設計了多處多孔隙的「濃縮自然」小生物棲地。屋頂綠化的植栽採用了1 1種耐旱的植栽,土壤是利用水庫淤泥再製所得的多孔隙陶粒,以吸收大量水分減少水資源浪費,使用的培養槽也是儲水型植栽槽,使用滴灌方式自動給水減少浪費。該屋頂花園曾獲得「世界屋頂綠化大會」所頒發「世界立體綠化零碳建築傑出設計獎」最高榮譽的肯定。基地硬鋪面則使用舊輪胎回收再製的透水磚與可耐重壓的「J W工法」透水鋪面。節能設計方面(浮力通風)本建築物設計了三個浮力通風塔,根據流體力學的原理把底層的空氣快速吸出,經過流體力學電腦模擬流體運動過程,來進行建築物通風路徑的預測,以確保能有良好的通風效果。這三座浮力通風塔從建築物的外觀來看,各具有一面用來吸熱的玻璃牆面,這是利用加熱後的空氣可以產生浮力,有助於將樓下的空氣往外吸出。其中一座是位於二樓的「國際會議廳」內,以一個容納3 0 0位觀眾的演講廳, 通常是需要全年空調的演講廳,但這裡透過講台下的三組通風口引風進入,讓演講廳一年裡至少有四個月不用空調就能保持通風,再由後方的煙囪將熱空氣抽出。節能設計方面(照明)陶瓷複金屬燈原來是較為省電的光源,其發光效率是一般T 8燈管的1 . 5倍, 照明省電約4 0 %, 但這種大功率燈具過去很少被用於室內。設計團隊巧妙地將它配置於國際會議廳2公尺高的兩側牆上,然後投光於雪白的天花板面,再依靠多次反射而均勻分布於觀眾席。天花板完全沒有燈可省下不少配線設備,側牆上的燈也很容易更新維修,同時也不會產生刺眼的眩光,可得到良好的視覺舒適環境。位於地下一樓的停車場也利用天井將光線引入,節省大量照明與換氣抽風扇的電力使用。節能設計方面(空調與再生能源)空調設計:當夏天最炎熱必需使用空調時才啟動,使用了最高效率的直流變頻離心冰水主機與變頻壓縮機,國際會議廳的空調設計也相當有趣,利用座椅底下的出風口吹出冷氣,採用簡潔俐落的座椅也有利於風的流動。再生能源:屋頂有一處容量為1 7 . 6 k W的太陽能光電板, 全年發電量為2 2 4 8 4 k W h,約占本建築物總用電量的1 4 . 3 %( 一般大樓為1 ~ 5 %), 加上可隨季節變換調整角度的葉片造型光電板與瓢蟲雕塑都是在建築中增加一點趣味性。再來是以航空渦輪葉片設計技術設計風力渦輪葉片,起動風速低且可隨著風向的不同擺動到最佳方位,增加發電效率。減廢設計方面本建築因為預算的考量不得不採用混凝土構造來興建,但是卻用了種種手法來降低對地球環境的傷害。首先是利用水庫淤泥製造的「淤泥再生陶粒」,作為屋頂花園人造土壤、室內輕隔間牆、與屋頂花園參觀步道的預鑄板骨料,如此一來可以減少砂石需求。也採用高爐水泥作為混凝土原料,減少二氧化碳約1 0 %。外牆使用特殊塗料塗裝,此材料具備高防水性能,可減少使用磁磚。室內裝修方面,使用環保生態紡織品,例如國際會議廳的地毯是以回收尼龍製造,而會議室的窗簾則是以回收寶特瓶所製造,還有運用八八水災漂流木所雕刻出的「諾亞方舟壁畫」。健康設計方面國際會議廳的講台牆面,採用具有美麗紋路的花蓮蛇紋石,為超鹼性石材具多孔隙,有高度磁場可釋放大量遠紅外線的特色對人體健康有益。所有辦公室的門扇也被設計成冬天可關、夏天可開的百葉通風門,所有窗框皆有設換氣柵門,可保有最大的通風換氣機能。腳踏板給水式的洗手台可以節省更多水資源,還有與戶外梯造型搭配設計的雨水回收系統將水資源回收作為澆灌使用。本建築更被編入2 0 1 2 年將出版的《世界最綠的建築》(T h e W o r l d ' s G r e e n e s t B u i l d i n g s) 中, 成為亞洲2 0個案例之一,對於整個工作團隊來說是莫大的肯定。
綠建築案例介紹 / 2011-12-22
富邦建設天母富邦集合住宅
綠建築案例介紹 / 2010-03-24
台北縣林口鄉污水下水道系統北區污水處理廠及週邊設施新建工程
綠建築案例介紹 / 2010-03-24
國防醫學院學生綜合活動中心
綠建築案例介紹 / 2010-03-24
台南市億載國民小學
20070707
設計理念
台南市億載小學為因應五期重劃區人口不斷增加,而新設立的一所都會型大型學校,預計招收72班,競圖時即被賦予環保小學與開放教育之期許,負責規劃設計事務所從12家競圖團隊中脫穎而出,隨即對基地週遭環境展開田野調查與歷史探討,期望結合歷史、鄉土、生態與開放教育理念,成為一所都會型理想小學。學校位在國家一級古蹟億載金城附近,相距不到500公尺,離另一個一級古蹟安平古堡約1,000公尺。這片土地曾是台江內海二鯤鯓所在,公元1822年台江內海浮覆成陸,地理幾經演變,成為如今五期重劃區的面貌。
在基地的東側及南側配置主要建築量體,使西側開放空間〈操場、生態園、休憩區〉與億載金城、安平古堡連成一最佳景觀生態網。建築群之主軸線微轉,在入口處即可看到廣大開放空間,指向億載金城與安平古堡,並可由主軸線指向各教學群。建築群配置採用安平聚落式型態,使72班的大校,依各年級群形成一個合院式配置,使空間秩序呈現出學生群的關係,並讓學生體驗合院空間的趣味及斜簷下的學習情境。綠建築設計指標評估生物多樣性指標、綠化量指標、基地保水指標、日常節能指標、CO2減量指標、廢棄物減量指標、資源指標、室內環境指標、污水垃圾改善指標。
台南市億載小學為因應五期重劃區人口不斷增加,而新設立的一所都會型大型學校,預計招收72班,競圖時即被賦予環保小學與開放教育之期許,負責規劃設計事務所從12家競圖團隊中脫穎而出,隨即對基地週遭環境展開田野調查與歷史探討,期望結合歷史、鄉土、生態與開放教育理念,成為一所都會型理想小學。學校位在國家一級古蹟億載金城附近,相距不到500公尺,離另一個一級古蹟安平古堡約1,000公尺。這片土地曾是台江內海二鯤鯓所在,公元1822年台江內海浮覆成陸,地理幾經演變,成為如今五期重劃區的面貌。
在基地的東側及南側配置主要建築量體,使西側開放空間〈操場、生態園、休憩區〉與億載金城、安平古堡連成一最佳景觀生態網。建築群之主軸線微轉,在入口處即可看到廣大開放空間,指向億載金城與安平古堡,並可由主軸線指向各教學群。建築群配置採用安平聚落式型態,使72班的大校,依各年級群形成一個合院式配置,使空間秩序呈現出學生群的關係,並讓學生體驗合院空間的趣味及斜簷下的學習情境。綠建築設計指標評估生物多樣性指標、綠化量指標、基地保水指標、日常節能指標、CO2減量指標、廢棄物減量指標、資源指標、室內環境指標、污水垃圾改善指標。
綠建築案例介紹 / 2007-07-08
107年示範基地
臺北市立圖書館北投分館台達電子企業總部瑞光大樓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公務人力發展學院之臺北院區淡水污水處理廠華南銀行總行世貿大樓台達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桃園研發中心彰化基督教醫療財團法人員林基督教醫院國立成功大學綠色魔法學校(孫運璿綠建築研究大樓)台江國家公園行政中心高雄國家體育場(世運主場館)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藝師學員住宿區新港77villa民宿
綠建築案例介紹 / 2007-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