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藝術工坊

日期 2011-12-22 | 新聞類別: 綠建築案例介紹

淡水藝術工坊

本建築位於淡水區的中正路後段,平日遊客人潮不斷,但是如何吸引人潮延伸至此是設計時的第一考慮要素,希望創造一個明顯地標性標的,讓觀光者從中正路上或是從河岸邊經過時,可以看見高聳的煙囪形體因而走入參觀。藝術工作坊期望結合淡水藝文活動,創造淡水新風貌,帶動社區及淡水永續經營的典範;建築也提供做為藝文講座學習中心、地方歷史文物展示以及資訊知識傳遞的使用。基地原址於日治時期是官舍住宅,將原址建築拆除之瓦片保存,並使用在新建築物室內裝修上,保留歷史的記憶。建築的正面採用大面開窗,並搭配節能玻璃,引進自然風景也兼具節能的作用。立面上的黃色的遮陽簾幕是建築師賦予老街的一道新的形象色彩,可以根據光線及風力做自動調整,降低熱輻射進入室內。

建築資料

綠建築標章:鑽石級(2007年更新版)

建築用途:展覽館

設計單位:九典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業主:新北市政府城鄉發展局

營造廠:直佑營造股份有限公司

座落位置:新北市淡水區中正路

G P S座標:2 5 . 1 7 2 3 0 , 1 2 1 . 4 3 7 4 0

構造:鋼骨與鋼筋混凝土

樓層數:地上4層、地下1層

基地面積:8 0 3 m 2

建築面積:4 4 0 . 5 3 m 2

總樓地板面積:1 5 0 3 . 0 5 m 2

建蔽率:6 3 . 4 7 %

容積率:1 5 4 . 9 7 %

設計期間:2 0 0 7年1月至2 0 0 8年1 2月

施工期間:2 0 0 9年6月至2 0 1 0年7月

建築造價:9 2 , 0 0 0 , 0 0 0元

綠建築等級:鑽石級

日常節能指標

本建築的屋頂主要構造為鋼筋混凝土,露台部分則搭配南方松木板,其屋頂平均熱傳透率為1 . 1 5 [ w / ( m 2 . k ) ]。煙囪底部設有一扇圓形天窗,採用L o w - E 透明玻璃,作為梯廳採光之用;天氣良好時,尚能開啟局部天窗,利用高度形成浮力通風。所有開口皆搭配外遮陽,其中正向立面朝向西南方,設置了電動控制的遮陽帆布,能視日照狀況作深度上的調整,室內獲得良好的遮陽效果。空調系統方面,除辦公室採用一對一分離式冷氣外,其餘空間則採V R V 變頻空調系統。

二氧化碳與廢棄物減量指標

建築物的平面極具規則性,以符合展示上的需求。主結構採鋼骨構造, 並於室內1 0 0 %採用纖維水泥板等輕隔間牆,力求整體的輕量化。空調、給排水等衛生設備之管路採用明管系統設計,將來設備更新時並不會傷及結構軀體,保障建築物的使用年限。於門廳旁的牆面以回收面磚裝修,該建材為拆除原基地舊房屋之屋瓦回收而得。和一般的再生材料相較,回收材料更能降低二氧化碳的產生,新建築對淡水老街來說,依然延續了相當的歷史意義。

室內環境指標

立面全面使用清玻璃及淺色l o w - E玻璃,讓公共空間能全面地自然採光。人工照明的燈具另加裝防眩光隔柵、燈罩,達到展覽要求,也讓參觀民眾有個舒適的光環境。針對大型空間類建築,採V R V 空調系統; 辦公類空間則安裝一般分離式冷氣機,可開窗自然通風。所有居室空間具新鮮外氣引入。藝術館的天花板面及牆面,分別以單一色調的水性水泥漆簡單塗裝,木門窗及木地坪也特別採用天然保護塗料,綠建材採用率各達5 0 %以上。

水資源指標

廁所規劃之衛生器具皆有經濟部水利署認證之省水標章。基地內雖然無需澆灌的人工草坪, 但額外設置雨水回收及澆灌措施。為充分運用淡水地區的多雨量,將屋面全部納入為集雨範圍,並於筏基層設有雨水回收池,收集屋頂導下雨水,可供地面層各角落的喬灌木綠化噴灑使用。

污水垃圾改善指標

建築物的污水處理至自行設計的污水處理設施,再排放至衛生下水道,同時所有便斗、洗手台的污水雜排水均確認至污水系統,以保持內部衛生。2 F 藝術館考量未來提供業主設置簡易廚房,設有油脂截留器處理該廚房之雜排水。配合淡水鎮當地清潔隊的垃圾清運,於每日由館內人員將垃圾集中,運送至鄰近的服務站前。垃圾不落地的推廣,於本案當中確實被執行。




本篇新聞來自:臺灣綠建築發展協會
https://www.taiwangbc.org.tw/tw

本篇新聞的連結網址是:
https://www.taiwangbc.org.tw/tw/modules/news/article.php?storyid=103